台灣生技產業慢慢向前發展中

關心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已經超過十年,回顧一下過去這十年,(對我來說是從BTBA到TID Alliance),台灣的生技產業其實有明顯的進步呢!

記得2013年第一屆舉辦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Symposium (BTBA年會)的時候,當時的keynote speaker翁啟惠院長和我們分享台灣生技新藥的研發現況,當時他提出了已經進入臨床二期試驗的案件數,我記得是幾十或是十幾件,由於在那之前沒有聽說台灣有能力自行研發新藥進入臨床試驗,聽到他的分享感到相當興奮,尤其在我們工作團隊和他私下討論的時候,長輩們口中嚴肅而木訥的他竟然侃侃而談,可見翁院長對於推動新藥產業發展的熱忱,身為聽眾的我們都深被鼓舞。幾年後我回台找工作,同時有看新藥和高端醫材產業,竟然發現相對於醫材這種直覺上更能由電子業協助發展的產業,新藥公司還稍微多一些,都和朋友說要歸功於翁院長,因為在美國的時候有看過新藥新創,所以坐上中研院院長的位子時致力推動,讓台灣這一塊特別蓬勃發展。

即便如此,由於新藥的研發時程太長,需要的投資也不是一家公司有辦法負擔的,當我們專注在前期的新藥開發,那麼距離後面的藥品上市開始賣藥賺錢,那恐怕要十年以上,這當中是個巨大的鴻溝。所以在這十年內,台灣的新藥產業難以有實際的產值,這是行內的我們都心知肚明,卻是一般社會大眾所不了解也無法接受的。昨天在國家生技園區的Demo Day上,楊泮池院士的演講中有一張投影片,介紹台灣生醫產業概況與機會,看著生醫上市櫃總市值的曲線,就明顯看到2011年政府推動國家型計劃時開始高起來,而在2015年歷經了基亞案、浩鼎案之後掉下來,直到2019年疫情後才又上升。

但是在這張投影片中,另一個楊院士提到的是,生技新藥本來都沒有營業額,這幾年也開始貢獻到圖中的營業額當中,雖然目前占比還小,但是會越來越大塊,是成長中的。

另外也分享楊院士的另一張投影片,介紹台灣生技製藥CDMO佈局概況,舉了主要的幾家CDMO廠,很多人認為台灣的強項在代工,所以用到生技業也應該以CDMO較有優勢,的確目前也看到台灣有一些CDMO廠比較成熟,不會像新藥不知道要研發到什麼時候。

今天在台灣新藥產業聯盟(TID Alliance)的會員大會中,馬海怡博士問說台灣到底有多少顆藥,是成功的在台灣研發到國際上上市的?馬上有人貼出下表,是來自每年的台灣生技產業白皮書2022年出的最新一本,原來現在已經有12支藥是從台灣研發到上市,也就是新藥產業漸漸開始有從藥品上市而得的營收,考慮pipeline裡更多的藥,未來的營收會明顯地上升。我查了一下近年的生技產業白皮書,發現是從2020年那一本才開始有這張表,當時只有7支藥,去年增加到12支。政府喊了三十幾年的生技產業,我們當年夢想中的二十一世紀的產業,現在終於開始浮出水面稍有產值,可以說這是許多的前輩長期努力下的一點成果,時間如此長,要一直堅持下來不是一代人能做到的。

台灣的生技新藥產業現在還算是不太成熟的狀態,但是有很強的凝聚力,在TID的會員中,有80兼台灣新藥公司,比我2017年我剛回台灣時整理的約50間要多了很多。由於新藥研發不能只靠生科系的人做研究,也需要許多人才往藥理毒理、臨床試驗、生產製造、法規、商業等等好多面向,台灣的生技產業很積極培養各方面人才,有許多產業課程,也有很多團體可以互相分享交流學習。很多海外的朋友們會問我回台灣工作的狀況,在目前還不太賺錢有很大財務壓力下的小公司,待遇自然是滿低的,但是老闆們也都很珍惜學有所長的人才,會給予發揮的機會,自己也可以透過許多課程或組織來提升自我的專業能力,至於工作文化,我目前看起來是還滿正常的,每間公司狀況不同,而且工作性質如果有歐美的合作者,難免會有晚上的線上會議,但在台灣因為鄰近家人,有時候家人的支持(或見面的義務)會比在國外多,是家庭與工作平衡的另外考量。

我沒有特別研究國際局勢,只是單純分享一些觀察和心得,或許很多朋友說台灣發展的比某些競爭國家慢,但在我看來生技產業在台灣是有希望的,只可惜對我們這一輩的人來說,是趕不上提供工作機會了,當初制訂教育方針的人可能沒想到,對台灣來說能夠做生技產業最上游核心的研究很好,但是整個產業要起來也需要更多其他專業的人才,往後去做這類規劃盤點的時候,要再考慮完整一點。

漫遊臺灣

這次旅遊的目的地是臺灣。大學畢業就出國的我,成年後就沒有好好地玩過臺灣,搬回來也四年了,趁著最近讓自己放個假,假裝成外國觀光客,重新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以台北為出發點展開數次的一日遊,一共去了大稻埕、故宮、士林官邸、最遠到台中,本來安排的皇帝殿爬山,因為天公不作美而作罷。

大稻埕的英語導覽深入淺出,將眼前的古蹟生活化,把台灣的歷史講得活靈活現。從西方人的角度,年份用西元年來算,臺灣是在航海時代由荷蘭人發現、西班牙人先殖民一小段時間,後來才是中國與日本為主。過去交通以水路為主、陸路為輔,台北盆地整個都是一片荒蕪濕地,大稻埕發跡也是因為在台北最繁華的艋舺失敗了,奉著神明的指示,一路逃了好多天才在大稻埕落腳起家,隨著商務繁榮,寺廟的香火也很旺盛,但是不管如何都市更新,神明絕對不隨便搬家,頂多往樓上搬!大稻埕的建築是有名的,包括有一進店面、二進辦公/居住、三進倉庫接碼頭的狹長型,還有門面的各式西洋與台式日式混搭風格,保留了1920年代,日本建築師拿殖民地台灣當成試驗所,將所學到的西洋元素融合在建築設計當中,讓台灣出現活潑多元的建築風格,是在其他傳統之地見不到的。訪台中時,也見識到類似的狀況。

<p value="<amp-fit-text layout="fixed-height" min-font-size="6" max-font-size="72" height="80">nce.nce.

我的台中之行也以博物館為主軸,展開歷史與現代的對話。第一站來到台中文學館,是日治時代的警察宿舍,六棟保留下來的日式建築,用檜木製造、卡榫相合,搭配外面的庭園,老榕樹的氣根好發達,像竹林一樣一條條的矗立成團。原來日本人把台中當成台灣州的首府,當時台中也成為文化的中心,許多文人聚集,當政途不順遂時,變成立櫟社,以無用之櫟樹隱喻自身,只能當柴燒,寫詩為文抒發不滿,就像從前讀過的中國大詩人杜甫、蘇東坡一樣。

離開台灣文學館後,我以YouBike 2.0代步,行經柳川,來到國立台灣美術館,騎車逛逛後,再沿著草悟道去到自然科學博物館。柳川在市政府整治下美輪美奐,水邊有一條步道,讓想親近水的人可以健行,地面高度是另一條較寬的人行道,彎曲有樹林造景,騎車經過清風拂面,也很適合想要坐一個下午讀閒書,或是想慢跑的人。國立台灣美術館腹地廣大,柳川旁的裝置藝術應該也算是它的一部份吧!騎車可以很快速的穿梭在它的雕塑公園和碑林之間,最後被多采多姿的側門吸引走了進去,裡面的空間挑高又有層次,果然名建築的展覽館讓人走在裡面心情也一起陶冶,很舒適的參觀著,順天捐贈的人物展,介紹了欣賞人物畫的三個層次,從人物表情、人與情境的互動、到人們所表現出的意境心情,又另外還有讓小朋友可以操作、把自己化為畫家創作人臉或是人物畫的展示,大人小孩的很適合參觀。雖然只是匆匆瞥過,對台灣美術館留下良好印象,默默記著下次來台中要把這裡當作一個重點,然後就趕著騎車去自然科學魔物館,在路途中貪玩了一陣,抵達時時間已晚,就在外面植物園散步,發現這個在市區裡面可以遠離喧囂的地方,也不少人走路健行。

博物館之行延伸到故宮,仍然是以歷史文物為主的地方,也是我們從小熟悉,但其實陌生的地方。我們第一個參觀的是根本不必購票就可以進去的兒童學藝中心,裡面充滿多媒體來跟小朋友互動,中午午餐才聽說原來這當中也把博物館學的文物蒐集、策展、文物修復等概念依序融入,最後再照相留念,真是寓教於樂。下午參觀正館才憶起故宮真正的魅力,其實就是古代君王收藏的那些稀世珍寶,真的是精緻美麗到極致,一顆象牙球雕刻,可以有24層,每層都可以轉動、每層都刻工精細。這次主要看的幾個主題展覽,從帝王像當中,看到各個朝代對於權力與美學,如何透過服飾和龍椅屏風而展現。在瓷器展覽中,看到康熙時代歐洲人引入的新釉色,引起皇上的實驗精神,印上前朝的章,在許多瓷碗上試著漂亮的粉紅色、綠色…,最後願意印上康熙印的那些瓷器果然圖案成熟漂亮。雍正的風格就更上一層樓,將中國水墨山水花鳥畫也畫到瓷器上面,充分將西方來的顏色跟中國傳統的繪畫風格結合。乾隆更是將父親和祖父的技術融會貫通,燒了更多圖案的瓷器。慈禧則是以女性喜歡的顏色最引人注意。最後是鼻煙壺,小小的瓶子,口袋都放得下的大小,清朝的人卻運用各種材質在上面刻著各式雕塑,這就是中國藝術的精緻美呀!

離開故宮在山腳下唯一的藝術盒子咖啡駐足吃點點心,老闆娘說來這裡都是要聊上一陣的,姑且聽聽看她的人生大道理能不能讓我也有所解惑,也算是此遊的特色。

捷運從士林站出來,第一眼就看到故宮的兒藝中心的人物「小白」,原來對外國觀光客來說,故宮已經先來捷運站相迎,但我已離開故宮,這次是要參觀士林官邸。士林官邸是蔣介石在台北的家,可以看到他和宋美齡的生活,接待政商名流的私人會館。才剛看完故宮的歷代皇室,相較之下,士林官邸相當儉樸,官邸的房間寬敞舒適,家具擺設典雅不擁擠,牆上的裝飾多半是宋美齡的畫,畢竟他習畫多年,藝術造詣是很深的,凱歌堂是他們做禮拜的教堂,卻完全沒有印象中教堂會有的尖聳建築與華麗裝飾,唯一讓人感覺很豪華氣派的,就是外面的花園,跟洛杉磯的Huntington Library一樣,有好幾個園,中式、西式、主題、生態、玫瑰、苗圃,來觀光的遊客頗多,都是衝著花園來的。其實士林官邸還有一個制高點,爬好幾層階梯後可以到達慈雲亭,遊客幾乎都不會上來,補償一下因雨沒有去爬山的心,在這段步道短暫享受爬山的感覺。據說士林官邸是有看風水的,從基隆河延伸出去是很長的青龍,但缺了個白虎,所以在這裡蓋這座慈雲亭補此不足。

最後一天因為有事跑一趟長庚大學,於是選擇以機場捷運沿線為旅遊主題,停在三重站,下來便是新北市大都會公園,裡面有好多好多很長很長的溜滑梯,我租了一台YouBike,可以更快速的把全部的溜滑梯都瀏覽過去,挑了兩個試玩,從長長的人工草皮上滑下來,屁股熱熱的,庫子不能穿太薄,不然就要坐在一塊墊子上較佳。騎著YouBike離開溜滑梯區,我的目標是沿著河濱騎腳踏車回家,可惜怎麼都找不到通往河濱或是可以腳踏車過橋回到台北市的路,最後只好騎回去坐捷運回家,結束這趟旅程。

五天的台灣之旅就此結束,多看了一些歷史文化,也走訪一些公園,現在知道YouBike+捷運是很棒的漫遊方式,但是還是要查好路線比較好。

企業的成長與挑戰

企業像人生一樣,不同階段都有各個階段所需要的成長與挑戰。

創業是辛苦的,草創初期要籌措資源,技術、資金、人才,還必須在對的時機通通到位,才能完整執行一個商業計畫,對於創辦團隊,背負著隨時可能斷糧的壓力,必須在圈子裡建立信譽,把資源湊起來,快速建立起運轉的流程。生醫產業的生命週期長,著重在研發,於是越快能夠做到第一個里程碑便很重要,通常是第一個IND,或是產品的prototype,在檢測方面,則是取得起實驗室認證。

從新創事業要成長到規模企業是另一個層次的挑戰。有了第一個產品後,必須建立更多元的產品線,才能夠分散風險,但是隨著企業變大,需要更有組織去建立系統,才能讓不同階段的各條產品線前進,而不會互搶資源。團隊也從幾個人擴大到有幾個階層,管理階層無法知道每個員工的狀況,必須透過制度來維持效率。

制度有很多面向,從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到技術管理,這時候品質系統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過去追求速度與效率,一個決定幾個人講好就向前衝了,但現在必須幾個重要的主管齊聚,才能夠完整的考量各個面向,品質系統要求的是流程,在每個階段做好規劃與設定,執行時要確認有沒有達到預設的條件,經過核可後才進入下一關,是一個生產流程所必經之路,經過層層把關來得到最後高品質的產品。生醫產業是高度受到法規規範的,所以又再多一層考量,為的是確保產品對於流程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安全的。要導入一個品質系統並不容易,因為過去能夠快速決定的事情,將會受限於流程的要求,有時是必須寫下文件,亦或是必須等待簽核,更甚者必須花時間去設定QC、又必須測試檢查QC是否達成,總讓過去習慣新創作風的人感到很沒效率,卻是要達到規模所不可或缺的。

成熟企業面對的則是成長上的挑戰,已經打下了市場,要怎樣在持續維持成長率?如果所使用的技術漸趨成熟,那麼就是要尋求新技術、為未來鋪路的時候,如何評估什麼樣的技術最有潛力、最能跟現有資源接軌?現有的產品技術會不會被新技術取代?要擴充到新技術面向時,又需要再去了解一個新的領域。似乎回到了新創的情境,卻在截然不同的狀況,需要在新的領域當中重新整合資源,但是在新創時往往早已有了既定的技術,需要籌措的是錢跟人,而此時恰恰相反,是已經有了錢和人,但是要決定挪多少投資在新技術,而且新技術既然是從外部取得,也須要花一番工夫去評估技術是否能跟企業現狀相容。

企業中的我們,其實就是在這些階段裡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期許自己是推動企業成長的人,並持續累積經驗。

又幸福又可憐的小寶寶

帶小孩真是奇妙的感覺,透過純真的新眼光,重新去發掘世界,體驗每一個第一次。因為他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對世界的認識是從零開始,慢慢地可以看見東西、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學會發出聲音講話、學表達與人溝通、建立對事物的認知,一切的一切都是全新的,除了閱讀寶寶發展的書籍去了解這些,做父母也親身體驗寶寶的每一個第一次的發現和體驗。

身在我們家的寶寶是極為幸福的,他擁有爸媽外公外婆全部的關愛,還有阿公阿嬤家所有哥哥姊姊的施捨和疼惜,兄姊們所有的玩具都傳承給他。平時照顧她的阿姨、姨嬷都是100%的關注,不分心給其他小孩兒。他快速地學會對我們信任和依賴,只要是對他好的、他想要的,不管是好吃的、好玩的、幫助他得到安全感好舒眠、滿足他好奇心探索認知,爸爸媽媽都馬上去添購,就算自己來不及吃飯,也要在第一時間拿給他。

小嗝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用念力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在餐桌上,他如果想要吃一個東西,他只要看著那樣東西,阿姨就透過眼神得到訊息,馬上拿給他吃,他想摸一個東西,只要手往那個方向伸、眼睛看準,媽媽就會拿下來到他面前,讓他把玩一番。通常媽媽的理解力還不錯,如果使個眼神還不夠,只要再嗯嗯兩下,提醒媽媽,媽媽很快就會發現他的意思,幫助他完成心願。因此,七八個月大的小娃兒,被爸爸笑稱為「神明」,因為神明的旨意只需意會不必言傳,人們就會照著做。

但是,其實他之所以成為神明,是因為他還不會講話,就算會講話,能夠表達的語言句型都很很有限,沒辦法精確地講出他的心意,只得配合肢體動作和嗯嗯啊啊的聲音,期待大人可以從中猜出來,再配合行動。

所以,小嬰兒其實很可憐,想想看你口渴想喝東西,卻自己不會拿杯子,餓了想吃東西,可是不會控制湯匙,看書想翻頁,卻有時候好幾頁黏住分不開,有時候花了好大的力氣,書卻撕破了也沒翻過來,想要看看前面的新玩意兒是什麼,卻不知道怎麼讓自己的身體往前挪去接近那樣東西,小寶寶的世界真是充滿了挫折與挑戰!就連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都倚靠大人協助完成。

小嗝很幸運是個很會表達的孩子,又有一個細心能幹有愛心的阿姨陪在身邊,從小就引導他表達,在他還不會講話的時候,就指著媽媽坐的公車說:「媽媽」,又指著爸爸開的汽車說:「爸爸」,指著阿姨騎的機車說:「阿姨」,又在他剛學會發ㄋ一ㄝ的音的時候,就順勢描述遊覽車為「奶奶」。難怪小嗝從小就是個車迷,看著落地窗外的十字落口紅燈變綠燈、又變紅燈,車來車往,世界一下就豐富起來!

本來媽媽想教他手語,看別人的分享,說七八個月大的孩子,還不會講話,但是可以透過簡單的動作,跟大人說他想要「喝奶奶」、「還要」…等等。沒想到孩子手拙舌頭卻轉得快,還沒學會筆畫,已經學會用講的,乾脆作罷,全力專攻言語溝通。

所以相較之下,小嗝可能沒那麼可憐,他可以透過已有的表達能力,盡量和大人溝通,而我們也都努力去了解他想要什麼?盡力去滿足他所有的需求,畢竟一歲孩子的需求還很基本,我們通常做得到。

但是漸漸發現,隨著孩子年紀漸增,當照顧者換人時,他就變可憐了。他需要適應不同人的溝通方式,他的生活作息、睡前儀式、換尿布洗屁股的動作、飯前洗手的方法,全部一下子改變,他都盡量(其實是不得不)去適應,但是他想要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更常遇到姨嬤聽不懂、看不出來、沒想到的狀況。或許也是因為年紀大一點的小孩更容易有情緒哭鬧,但是我發現我陪他的時候,他也變得更沒有耐心,很容易在指著書上的某一個人物的時候,如果我沒有馬上回應他的說法,就會很挫折,甚至就馬上趴到地上哭嚎,好像還不算是真的大哭起來,但怎麼可以那麼戲劇化!過去冷靜地「不哭不哭,好好說」,成為「不生氣!」(但提高音量後,聽起來怎麼反而有強調到生氣的感覺)。

姨嬤說,小嗝是他見過最不會哭的小孩。我總覺得如果我們及時對他的表達有所回應的話,他就不必哭,他過去是個從來不必用哭來表達的孩子,因為他早已跟我們建立默契。現在我們需要持續地跟他建立更多溝通的模式,讓世界變寬廣的他,也可以有辦法描述這個寬廣世界中的探索需求,讓我們可以盡量滿足他。

我還想帶著小嗝探索發掘好多新奇的事物,我們上游泳課,培養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感覺水的能力,我們唱歌跳舞塗鴉,讓美引領我們快樂,我還想在未來的幾年後,送他去上表演課,讓那戲劇化的情緒發洩有發揮的舞台,也透過扮演不同角色人物,學習體諒別人看世界的角度,培養與人相處的技巧。啊!那應該是多年後的事,媽媽就是這樣,不小心就為孩子想太遠了,那或許有點可憐無助,但著實地幸福無憂的孩子。

生技產業適合我嗎?怎麼準備才能進去?

很多人問我台灣的生技產業有沒有機會?我當然沒有辦法回答這樣的大哉問,但是仍有一些想法可以分享,而無論機會好壞,這個產業在台灣是存在的,而對於有興趣的人來講,也值得試一試,但是在選擇要投入之前,也該了解一些現況。

大學科系的選擇

從前生技業被看好,所以生科系很夯,大家搶著進,但因為生技業一直沒有辦法吸收那麼多研發人員,現在生科系反而變成轉系跳板,那對於一個要選填志願的高中生,是否還會建議念生科呢?其實,我的建議仍然是憑興趣選擇,如果你喜歡生物,那不妨選擇生科,但是如果不是的話,許多人基於就業考量,會想要選擇可以考證照的科系,譬如說醫學、藥學、醫技等。

如果想要進入生技產業,要唸什麼科系?生技產業的龍頭是製藥,因此我會建議念藥學系,在藥學的訓練當中會學到最多跟製藥過程相關的課程。但是生技產業當中有許多不同角色,因此生醫相關科系如生科、公衛、醫技,生產醫藥產品相關如化學、化工、醫工也都是生技業裡常常需要的背景,如果是醫材產業,就也需要機械、資訊、電機背景才能把儀器做出來。

美國的學界 vs 業界 

這題已經有很多討論,我回台灣親身經歷後,才發現台灣的環境跟我以前所待的美國相當不同。在美國,生技產業是蓬勃發展且產業鏈完整的,因此在各個環節都有機會。美國的學界相當競爭,有來自全世界的好手,就算拿到教職,寫計畫支持自己的實驗室也是一大壓力,而即便這樣高壓環境下的優秀人才,薪水經常是固定的,除非你是私立院校想要搶的熱門人選。

美國的生技業相對生活品質佳,上下班固定,而且薪水高,碩士畢業在業界已經比學界的博士後薪水要高,博士進入業界,薪水將是博士後時期的兩倍左右,如此吸引力很大,有些人是從未考慮進學界,但為了在業界有良好的升遷發展而唸博士。以工作穩定度來講,學界當然是一旦拿到終身職就很穩定,但是美國的業界也沒那麼糟糕,如果你在像矽谷這樣的hub的地方,據說每人一生平均會被資遣七次,聽起來嚇人,但是在那環境下的人竟然老神在在!? 原來,那環境是這樣的,公司不斷在成立,也不斷在倒閉,當公司想做的事情不成功,就宣告放棄捲土重來,所有的人就洗牌一下,進入下一間公司,雖然要經歷裁員、失業、找工作,但是因為機會多,前同事就會在找你進入下一間新創公司,所以其實失業也沒那麼大不了,甚至許多人拿了半年薪水的資遣費外加失業救濟金,還沒半年又找到下份工作,等於一小段時間領雙薪。這樣的就業環境是很有壓力的,但是也是充滿機會!

台灣的學界 vs 業界

台灣的學界機會相較美國是比較多的,雖然薪水也只是公務員薪水,但工作上壓力也不像美國那麼大,計畫錢少但拿到的機率較高,而且不必付擔學生的學費和獎學金,雖然少有終身職制度,但是也很少有被踢走的。生技業就沒那麼樂觀,產業小機會少,待遇也比較差。以碩士畢業生來說,進業界的薪水和在學界做助理沒有差太多,學校的助理卻有很大的工作自由度外加福利,難怪不少年輕人選擇當萬年助理。如果是博士的話,業界的薪水有比博後好,但是也不像美國到兩倍之多。如果希望薪資待遇好,多數人選擇進入外商,而且制度也比較健全,但是外商在台灣僅僅是個在地銷售中心,所以工作的面向很窄,以銷售為主,難以放眼國際。本土公司雖然有機會接觸各種面向的工作,但是因為人才不足,常常應徵時談的工作內容和真正上工後有落差,還不幸產業當中有不少投資人炒股票的醜聞,對生技業的大家都是傷害。

學生該如何充實自己以進入生技業?

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是基礎,所以無論做什麼應用,基礎打好都很有用,在我過去學得科目,最有用的就是物理、化學、數學。但是在學習本科系的課程之外,有一些是同學們可以額外準備的。首先,去了解生技業會很有幫助,這包括參加一些講座或研討會,或者修習一些課程,也可以單純地看看生技公司的網頁或是產業新聞,盡量探索,如果有機會接觸到業界的前輩,可以問問看他從學校畢業後是怎麼走到現在的崗位上,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多累積絕對有幫助。

再來,要累積經驗。什麼樣的經驗才叫做經驗呢?當然是越相關越好。實作經驗比上課學習要有效一百倍!實作經驗也有不同面向的,找生技業的實習機會是最直接的,但是機會不多,其次可以進入學校老師實驗室做研究,把自己當一個研究生看待,也能夠累積在專業上的經驗,如實驗技巧、研究方法、與人合作溝通等,再更其次去打工或是在社團擔任幹部也是經驗,這部分和進入生技產業的專業較遠,所以所學到的經驗能夠用上的,主要是工作態度及與人共事時的溝通技巧。

展現適合進入生技產業的人格特質

最後這點很微妙,我和其他主管在聘人的時候,人格特質是第一個可能把應徵者刷掉的,大家的履歷也經常都有強調人格特質這方面,但是在我們的眼裡,應徵者寫的和我們面談時感受到的不見得一致,你的人格特質不是你自己說了算,而要看你對自己在工作表現上面的了解有多深。所謂人格特質到底在看些什麼?我認為打工或是社團幹部經驗對於人格特質的幫助,是來自於在這些工作經驗當中對於與人共事的體悟,許多應對進退的禮貌,什麼樣的溝通是有效率與足夠的,常常是沒有工作過就不知道的。打個比方,有和室友合租過房子的人大概就知道,第一次找室友的時候總以為是朋友談得來就好,有過一次經驗才發現生活習慣有不同,在一開始就先把家中的規矩約法三章,才會讓往後室友關係維持地最好。工作也是一樣,從經驗中,我們會學到要跟別人合作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

主管在面試的時候都在觀察應徵者的人格特質,但是這並不是一個能夠在履歷表上展現的,就算有豐富的社團幹部經驗,我也只知道你是一個活躍的人,卻不知道你面對工作的態度是怎樣?因此,你的社團經驗對於面試生技公司的工作,最重要的幫助是讓你有一個故事可以講,當主管問起的時候,因為你在擔任社團幹部要處理事情的時候,可能遇到某些狀況需要處理,你怎麼處理的就是在面試的時候可以拿來跟主管分享的,用以表現出你的人格特質及處事態度。

工作有不同種,在找實驗室人員時,我會找細心手巧的人,如果是法規人員,我會看重這個人是否能夠坐得住沉得住氣,而業務發展人員,則會找活潑友善擅長表達的人。

經驗是累積的,並不是今天選擇進入生技業,你就一輩子必須做一樣的事,因為你在一個領域裡面的經驗,可能幫助你應用到下一份工作的另一個領域當中,所以只要挑選一個現階段最適合你的就好。

台灣生技產業的人才議題

人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是產業發展所必須,但是台灣的生技產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

讓我們先來思考生技產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以前寫過一篇「你/你不知道的生技職業」,在介紹生技藥廠中的各部門角色和職業的同時,也提到了這些角色通常具備的學歷背景和人格特質。在想美國波士頓這樣的地方,由於大小公司林立,也是各式人才集中,反觀台灣的生技產業,由於不是那樣大的產業據點,無論是產業需求或是人才訓練,也不會那麼完整。

台灣的生技產業都是小公司,多半在50人以內,少數100多人已經算是有規模,三、四百以上的公司幾乎沒有幾家。以公司歷史來看,較有規模的大約發展了20年左右,其他的多半是十年以內,還有許多新創生技公司。從發展階段來看,有的專注於早期研發,有的專注於生產製程,有的專注於臨床試驗,銷售面的話,則多半是建立國內通路,鮮少有國際行銷,畢竟生技產業研發時程長,少有公司進入最後銷售的階段,外商和代理商則是銷售到在地,國外有其他國家負責。

在這樣的產業結構下,需要的人才包含研發人員、生產製程、臨床試驗設計管理、法規、智財、財務會計等,領域背景則囊括生物、藥學、化工、醫護、生物統計、法律、財會,如果是醫材或數位醫療產業的話,更需要電機、機械、資訊、材料等工程領域人才,可以說是理工類全包含了,再加上一些法商類。這些領域都是台灣的大學常見的科系,也訓練出許多畢業生,但是生技產業有其專精之處,各個部門都需要背景知識、經驗、及對產業的概念。學校裡能給予的是背景知識,經驗和對產業的概念則靠著工作經驗訓練而來。由於台灣的生技產業仍算新興產業,因此有產業經驗的人較不足,大部分的工作也都由社會新鮮人從做中學,幾年下來也慢慢培養出具有研發能力,或是推動臨床試驗的人才,但在我看來,許多領域都還很缺乏專業的人才,只是因為產業不大,對於每個領域的人才需求都不多,有幾個就足夠。

反過來從人才供給面來看,學校訓練的人才是不缺的,尤其年是生物領域的研發人員,因為過去20年大學增加生科系名額,培養出非常多生物研發人員,但是較少其他背景的人。學校訓練出來的人雖多,但是產業磨練的機會並不多,產業無法吸收那麼多人,而在其他領域所需要的生產製程、智財、法規反而找不到人,因為這些部門需要有產業的經驗。

我記得在TTBA Symposium的時候,浩鼎的張念慈董事長分享台灣人才的需求,提到台灣生技產業缺乏高階經理人,他培養的許多人才,還沒有培養成熟就被挖角到其他公司當經理人,的確有經驗的人是最缺乏的。看看現在的台灣生技產業,許多經理人都是從海外的大藥廠做到差不多退休之後回台灣創業的,算是為高階經理人找到一個彌補的出口。但是有了老闆之後,也還是要有有經驗的中階主管來帶領基層的員工,老闆總沒辦法什麼事都自己做,所以接下來的需求就轉到有經驗的中階主管。當產業本身缺乏的時候,目前的做法包含從國外找、從其他產業挖角有類似經驗的主管、或是從經驗較少的員工中挑選有潛力的培養成主管,前者當然是最有效率,但後者是最可行的,也藉此慢慢培育出最適當的人才,由於國內生技公司多半傾向這麼做,年下來也培養了一批能夠勝任的中階主管,平均資歷相較於國外大公司是要資淺許多,但是卻最熟習國內的文化環境,也累積了不少經驗。

<待續>

要選擇學界還是業界好?

這個問題是博士畢業時的基本題,大家都會問,答案也見仁見智,但還是分享一下大方向的想法。

學界對唸到博士的你是熟悉的,大概可以想像做研究是什麼樣子,但是當了PI之後,一方面是選擇要不要教書,也就是大學和研究單位的差別,另一方面,獨立的PI需要負責自己實驗室的所有行政工作,包括找方向、寫計畫、編預算、招學生或助理、帶學生做研究等。所以教職也是不一樣的挑戰,可以是很有趣很有自由度的,尤其如果你對研究有熱誠,有迫切想了解的方向,那麼教職是你終於可以自己當老闆,發展自己想的方向的時候。學界的薪資待遇比業界略低一點,但是一個相對較穩定的工作,上下班和放假時間都可以自己調配,未來的發展大概就是繼續深入一個領域、對那個領域做出貢獻。

業界是個廣大多元的領域,每個產業和公司都有不同的文化。在業界的工作內容通常要解決實際的問題,即便是研發部門也不能天馬行空,常常只是比產線上的人多看一兩步而已。業界的工作時間也較少彈性,一方面公司管理要有制度,另一方面你會和同事有更密切的互動,需要共同完成公司的目標,所以需要能夠在同一個時間在公司出現討論。業界的待遇通常比較好,也隨著經驗會逐漸增加,但是公司隨時有可能會倒閉,部門也可能被整併,所以相較之下較不穩定,你在業界需要隨時保持競爭力,以確保公司狀況不好的時候,有能力跳槽到其他公司。在業界發展可能會有很多不同面向,現在的你專注在研究上面,進了業界可能接觸了製造、品管、行銷…各種不同功能而對新方向產生興趣,所以很難說你以後會怎麼發展。

進了業界以後,還能回到學界嗎?

通常要從學界轉向業界是比較容易的,畢竟業界所有的人在某時某刻都是從學校出來的,他們能肯定你在學校累積的能力,如果找到你能勝任的工作,也就能夠轉過去。

業界回學界較難,因為學界要求的paper點數是在業界難以累積的,但現在這方面越來越模糊,所以未來也還是有這樣的機會和可能性。

台灣生技公司概況整理

這兩年在找工作的時候做了一些台灣生技公司的整理,答應要分享出來卻拖著沒動,今天把名單重新整理過,給大家參考。資料來源包括104人力銀行、LinkedIn、TRPMA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公司網站、媒體報導。篩選公司的條件主要是看產業,有比較多研發的才會被納入,醫材方面要我剛好比較知道的高階醫材才有納入,順序也都仔細排過,請笑納:)。

關於公司的規模,用員工人數、資本額、是否有上市櫃來表示。台灣股票有分成上市、上櫃、興櫃、創櫃四種類型,以上順序可說是依照公司的規模和成熟度排下來,已經上市上櫃的通常都要有相當營收或規模,興櫃是上市上櫃之前剛開始有股票小量公開交易的階段,創櫃則是更早期的新創公司。還未上市櫃的公司,我則列出成立的年份,由此可以看出公司大約處在那個階段,是已經發展一陣子、較有規模、轉型而成,還是剛剛新創、非常聚焦在核心技術領域,也可以從此看出公司進展情形。

產業方面,大部分是製藥公司,而且偏重於新藥產業,因為新藥是毛利率較高的產業,也是研發比例較高、屬於高技術密集的產業,其中又稍微細分,因為聯亞生技是從美國開回台灣、又開了多個新藥相關子公司的集團,所以把它們幾個自己一類;列為「新藥」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專注在早期研發階段,專注在從drug discovery帶到IND、進入臨床,因為比較前期,大多規模較小,其中有幾間貼上"no lab"的標籤,是因為它們沒有自己的實驗室,核心主要是放在專案管理上面,每個人都是project manager,以管理外包CRO來完成藥物開發的過程;另外有些製藥公司,過去曾經是學名藥的製藥廠,規模也較大,後來轉型往新藥發展,這類藥廠經常會從老藥新用下手,又或者有些以藥物傳輸為主要技術,適合用在老藥新劑型,也開發新藥,這兩者我都放在「製藥(505b2)」這類,而以生物藥為主的藥廠又另外獨立列為biologics類,因為這些經常從仿生藥(biosimilars)開始著手,建立放大製造生物藥的廠房能力之後,也開始推向創新型生物藥,有其專注的領域及規模,所以分開在不同類。

製藥之外,列出的再生醫學產業,是台灣相當熱門的一個生技產業,在美國則比較少看到這類,大多從儲存臍帶血開始,然後培養幹細胞,希望未來能成為細胞療法或做其他健康醫療產品,我個人不太相信這一套,覺得目前科學上還沒有足夠的技術可以變成治療的產品,或應該說是所需耗費的資源,不像是台灣廠商能提供的規模,但是因為他們也都有一些研發職缺,或許大家看法跟我不同會感興趣,因此挑了我碰巧有聽過的幾家列出。

分子檢測和醫材這兩類是挑了技術性較高、有研發需求的公司,因為醫材的應用比較廣,在後面備註欄特別寫上各家主要在做什麼。回台灣接觸一些之後,令我驚訝的是台灣的高階醫材公司數目竟然比新藥還少,大部分的醫材公司都是做血糖機或是牙科材料,但血糖機已經是成熟市場、不易打入,而且我更想看到不同類性的高技術性產品進入醫材這一塊。我目前服務的是基因檢測的產業,也把較著名的幾間併入分子檢測類列出來。另外有兩間公司是做NGS生物資訊分析的,算是專門的技術,也值得關注。

除了研發型的公司以外,對於擁有技術想創業的朋友,一定也想關注一下創業圈和天使及創投資訊,我也收集了幾家,有空再補上。

之後會持續更新在這裡: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0I7DVbP428oqSzU8b87Mhfx6SBd89CcxshhbU-tuSMM/edit#gid=0 (目前版本:2017/10/09)

公司 英文 產業 員工人數 資本額 (萬台幣) 上市櫃狀況 網頁 備註
聯亞生技 United Biomedical, Inc (UBI) 製藥 11-50 NA 未上市,1985成立 http://www.ubiasia.com.tw/
聯亞藥 United Pharma 新藥 & 藥物傳輸 NA NA 興櫃
聯生藥 United Biopharma Biologics 170 NA 興櫃 http://www.unitedbiopharma.com/
聯腦 United Neuroscience 新藥 11-50 NA 未上市,2014成立
亞獅康 Aslan Pharma 新藥 11-50 NA 上櫃 http://aslanpharma.com/
基亞 Medigen 新藥 51-200 NA 上櫃
中裕新藥 TaiMed Biologics 新藥 26 247,050 上櫃 http://www.tmb.com.tw
太景生技 TaiGen Biotechnology 新藥 60 240,000 上櫃 http://www.taigenbiotech.com.tw
藥華醫藥 PharmaEssentia 新藥 160 218,000 上櫃 www.pharmaessentia.com
浩鼎生技 OBI Pharma 新藥 120 170,697 上櫃 http://www.obipharma.com
台灣醣聯 GlycoNex 新藥 42 76,993 上櫃 http://www.glyconex.com.tw
生華生技 Senhwa Bioscience 新藥 11-50 65,493 上櫃
杏國新藥 SynCore Bio 新藥 58 58,367 上櫃 http://www.syncorebio.com
友霖生技 Orient EuroPharma 新藥 501-1000 NA 興櫃 http://www.oep.com.tw
心悅生醫 SyneuRx 新藥 30 102,000 興櫃 http://www.syneurx.com/
泉盛生技 Fountain Pharma 新藥 NA NA 興櫃
醣基生醫 CHO Pharma 新藥 40 180,000 興櫃 http://www.chopharma.com/
泰宗生技 TCM Bio 新藥 71 46,260 未上市,1998成立 www.tcmbio.com 植物新藥(中藥)
台醫生技 AbGenomics 新藥 11-50 NA 未上市,2006成立
漢霖生技 Henlix Biotech 新藥 25 60,625 未上市,2010成立 www.henlix.com
安成生技 TWi Biotech 新藥 NA NA 未上市,2010成立 http://www.twibiotech.com
圓祥生科 AP Biosciences 新藥 12 10,000 未上市,2013成立 www.apbioinc.com
創祐生技 Global BioPharma, Inc. (GBO) 新藥 NA NA 未上市,2013成立
生脈生技 Lifemax 新藥 NA NA 未上市,2014成立 NA
新旭生技 Aprinoia 新藥 11 2,452 未上市,2015成立 www.aprinoia.com
智擎生技 PharmaEngine 新藥, no lab 25 122,612 上櫃 www.pharmaengine.com
順天醫藥 Lumosa 新藥, no lab 30 94,230 上櫃 http://www.lumosa.com.tw
全福生技 BRIM Biotech 新藥, no lab NA NA 未上市,2013成立 http://www.brimbiotech.com 2015: 9人,$31M
新源生技 Allgenesis 新藥, no lab 20 70,000 未上市,2014成立 http://www.allgenesis.com/
台睿生技 TaiRx 新藥, no lab NA 80,000 興櫃 http://www.trx.com.tw/
台灣東洋 TTY Biopharm 製藥 (505b2) 506 240,000 上櫃 \http://www.tty.com.tw
台灣微脂體 TLC 製藥 (505b2) 170 28,718 上櫃 www.tlcbio.com
東生華製藥 TSH Biopharm 製藥 (505b2) 76 38,398 上櫃
泰合生技 Taho Pharma 製藥 (505b2) NA 80,000 興櫃 www.tahopharma.com
逸達生技 ForeseePharma 製藥 (505b2) 30 80,031 興櫃
華上醫 GNTbm 製藥 (505b2) 12 7,188 創櫃 http://www.gntbm.com.tw/tw/index.php
奈米金藥物傳輸及新藥開發
祥翊製藥 Sunny Pharmtech 製藥 (505b2) 60 111,795 未上市,2005成立 http://www.sunnypharmtech.com/
原創生醫 Original BioMedicals 製藥 (505b2) NA 24,500 未上市,2011成立 http://www.i-obm.com
瀚陽生技 Tripartite Therapeutics Inc (TTI) 製藥 (505b2) 35 58,000 未上市,2015成立 www.2t-pharma.com
永昕生物 Mycenax Biologics 120 110,000 上櫃 www.mycenax.com.tw
喜康生技 JHL Biotech Biologics 115 200,000 興櫃 http://www.jhlbiotech.com/
台康生技 EirGenix Biologics 130 79,000 興櫃 http://www.eirgenix.com/tw/
金樺生醫 TPG Biologics Biologics 25 18,960 興櫃 http://www.tpgbiologics.com
霖揚生技 Genovoir Biotech Biologics 100 28,536 未上市,2015成立
尖端醫 Taiwan Advanced Biopharmaceutical 再生醫學 NA 60,000 興櫃 http://www.biotest.com.tw/
柏登生醫 Body Organ Biomedical Corporation (BOBC) 再生醫學 43 46,000 興櫃 http://www.aeonastron.com/
麗寶生醫 Lihpao Life Science 再生醫學 56 35,000 未上市,1998成立 http://www.llsc.com.tw/
生寶生技 Health Banks 再生醫學 150 18,000 未上市,2001成立
宣捷生技 Meridigen 再生醫學 NA 70,000 未上市,2013成立 https://www.meridigen.com/
益安生醫 Medeon Biodesign 醫材 40 43,900 上櫃 www.medeonbio.com 微創手術
三鼎生物 3D Global Biotech 醫材 31 50,000 未上市,2014成立 http://www.3dglobalbiotech.com.tw 3D列印
上準微流體 MiCareo 醫材 11-50 21,500 未上市,2011成立 http://micareo.com/ 微流體醫學檢測
合度精密生技 CellMax Life 醫材 35 6,500 未上市,2011成立 www.cellmaxlife.com 微流體醫學檢測
安盟生技 Apollo Medical 醫材 11-50 NA 未上市,2014成立 http://www.apollomedicaloptics.com/ 非侵入式檢測儀
安盛生科 iXensor 醫材 50 41,500 未上市,2012成立 http://www.ixensor.com/ 手機生醫檢測
永加利醫學科技 VSense 醫材 20 20,000 未上市,2012成立 www.vsense.com 攜帶式生醫檢測
NA MobioSense 醫材 2-10 NA 未上市,2014成立 http://www.mobiosense.co/ 攜帶式生醫檢測
晶祈生技 Iridium Medical Technology 醫材 11-50 32,600 未上市,2012成立 www.irmedtech.com 人工視網膜
奎克生技光電 Quark Biosciences 醫材 47 30,000 未上市,2011成立 http://www.quarkbiosciences.com/ 生物晶片
體學生技 Personal Genomics Inc 醫材 30 20,000 未上市,2010成立 NA DNA四代定序
遺傳軌跡 DNA Rails 生物資訊 2-10 NA 未上市,2014成立 https://www.dnarails.com
亞大基因 Atgenomix 生物資訊 6 3,000 未上市,2015成立 https://www.atgenomix.com
亞諾法 Abnova 分子檢測 150 50,000 上市 www.abnova.com.tw
基龍米克斯 Genomics 分子檢測 100 49,580 興櫃 www.genomics.com.tw
慧智基因 Sofiva 分子檢測 NA 22,000 興櫃 http://www.sofiva.com.tw/
賽亞基因 Vita Genomics 分子檢測 130 59,806 未上市,2001成立
世基生醫 Pharmigene 分子檢測 11-50 NA 未上市,2005成立
有勁生技 Your Gene 分子檢測 26 6,000 未上市,2010成立
台灣基康 Gene Health 分子檢測 30 20,000 未上市,2011成立
行動基因 ACT Genomics 分子檢測 50 30,000 未上市,2014成立
圓融生技 不知道 分子檢測 50 18,000 未上市,2014成立 NA
新穎生醫 Bio Preventive Medicine 分子檢測 NA NA 未上市,2014成立 http://www.bpmbiotech.com

2017滬台精英交流高峰論壇 心得

​這次去大陸參加活動,有很不一樣的體驗,首先,光開幕介紹貴賓和長官致詞就到第一個茶敘時間。長官致詞當然要就兩岸議題表態,用柔性而堅定的言語強調統一的立場,讓我深深體驗到中共如何把握大小機會做政治宣傳,台商若是多跑幾次大陸、多聽幾次之後,很難不被左右心意而傾向統一,沉浸式的宣傳實在厲害!我真心覺得他們長官的致詞是言之有物,表達得很好。

第一場主題演講是上海的石四箴教授,她講話像每個大陸致詞的長官司儀一樣有朗讀比賽般地清晰,用一系列的照片介紹滬港澳台交流會的發展史,我才知道他們已經推動交流三十年,辦過二十次交流會,從石教授專業的兒童口腔醫學為中心,輻射狀的向外發展到一般牙醫、醫學、管理領域。她極有使命感,要將台灣和大陸拉在一起、促進交流,也因此從而見到兒童口腔醫學這些年來的發展。聽她的分享讓我想到BTBA,和這交流會有些許可以類比的地方,也從他們的經驗與精神學習。

石教授和高明見教授都在演講中表示今年將交棒給朱磊、高士偉兩位律師,也就是他們的孩子。原來Laurence正接下這樣的期許,於是這場交流會以醫學與法學的結合為主題,也邀請了許多Laurence同輩的朋友們、各行各業的年輕專業與經理人士參與,也就是我們來參加,將交流會的方向擴展到專利法用在國際商業的領域,也年輕化,有很大的意義。

Laurence果然是遊走於美中台文化之間,雖然私下很美國風,站在中國的講台上也能融入得體,他的演講圍繞著美國337條款為主題,​解釋美國這個法條是對美國消費者的保護,陸台企業在面對相關的專利訴訟應該要「三心二意」、更小心積極,這法條​跟各個產業都有關,讓大家無論內行外行都聽得懂,選得很恰當,不簡單。

活動本身很隆重,在高級的西郊賓館,甚至用餐的地方還可以透過大片玻璃窗觀賞中庭花園裡的丹頂鶴,過去接待過各國元首,包含論壇及晚宴全員對號入座,合照時每人站得位置都從細節上仔細安排(卻不小心把女生排擠在一邊),感覺到中國人辦活動的方式,和我以前在美國習慣的文化不同。比較可惜的是從台灣來和在上海的人還是自己跟自己講話、networking的居多,卻較少對談,論壇都到尾聲,我還搞不清楚上海當地來參加的都是些什麼人。

晚宴上沙海林主任分享大陸對台灣的政策,包含讓台胞進出大陸更方便、改用卡式台胞證,鼓勵台生到大陸求學、領獎學金、可以校外打工,開放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鼓勵台灣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等建設,展開對台生在大陸就業的調查、增加台灣人對大陸實際狀況的了解,甚至在外國如果有台胞遇難,大陸的大使館也要幫忙,在在可見大陸已經從各個面向進行統一。反觀台灣內部,許多人對於未來局勢的走向還沒有想法,或是才正漸漸開始跟其他人交換意見,在民主社會下,要達成共識還有很大的距離,過程中會怎樣,大概可以看到未來大陸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在閉門座談當中,主要是討論兩岸關係,下面也分享一下我的筆記。兩岸研究專家、上海台灣研究所倪永杰副所長報告,認為台灣對大陸的發展是從暖和平到冷對抗,而中共對台灣政府的想法是,只要願意接受九二共識,連兩岸領導人都可以會面。他認為蔡英文政府搞「柔性台獨」,從文化上,台灣史觀,消除中國記憶,少文言文、減少中國歷史,引入日本、東南亞歷史文學。對於台灣和美國的關係,他認為台灣最好保持中立,如果台灣人拿美國旗,中國一定要干涉。他還說,對於一中各表,馬英九只有對內在台灣講,吳敦義卻公開講,在當選時收到大陸的賀電,他回覆很長的論述​裡​有提到一中各表,倪教授認為是不行的。​對於​太平島到底是島還是礁​的爭議​,現在說是礁而已,讓太平島在南海的戰略地位降低了。他最後以習近平對台灣的十二大論述為結,他認為兩岸統一是必然,可以提早到2040年左右發生。

上海社科院盛九元教授介紹,中國的社科院是仿俄國制度,提供政府政策發展的研究,其中最大的是中國社科院,有4000人,上海社科院是第二,有1000人,現在也有研究生院,今年還有兩岸交換學生,盛教授底下就有一個台灣清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的交換學生。針對兩岸的經濟​發展​,他認為只有競爭力的分配,沒有紅色供應鍊,兩岸經濟合作現在已經從垂直整合轉成水平合作,只有個別發揮優勢才能合作。台灣的優勢在成本優勢、國際網絡完善,但令人訝異的是在研發和品牌經營等長期策略,卻是陸商比台商重視,因此未來有陸商主導的趨勢。2015年,上海推動一個優惠台胞的政策,給類同於上海市民的待遇及優惠。​在政策上,​上海目標要成為國際城市,像紐約、倫敦一樣等級,成為科創中心,利用上海大量的大學、國家實驗室,不只把自己研發的東西推出,而要讓國際科技創新都來上海。他們認為上海國際化不夠,跟​19​49​年​前300萬人口中有10萬外籍居民比,現在2400萬中卻只有10萬,所以還需要更往國際化努力。滬台合作的機會,有文創、銀髮族的安養、醫療、教育合作中的職業培訓,尤其是幼教、科技方面在應用科技、智慧城市要重生態而非只是技術、以及青年創業。在青年創業方面,大陸重視技術、要看專利,台灣青年卻多走文創,只是一個點子想法,易被模仿,沒有競爭力,無法得到支持,又常常只是個人打拼,人生地不熟,難以形成團隊,容易​失敗​形成挫折感,因而造成負面新聞,因此大陸現在開始培育這些台灣青年,鼓勵先就業再創業,熟悉環境後再創業,所以做了許多調查,了解狀況以提出措施。目前對大陸創業帶來力量的主要還是來自海外,因為他們帶來新技術,能夠符合大陸的政策規劃,不像台灣青年只有文創。聽完這些報告,我們可見大陸對於台灣是研究得很透徹,也持續​更新調查,並制定相關政策來達成統一大略,頗有作為,尤其讓人感慨的是台灣企業已經台灣青年在經濟職場上,已經被大陸超越敗下陣來,不管從企業的方向還是青年的行為都看到實例。​

​最後總結一下這次的心得:​兩岸交流是一定要的,這次參與體驗也頗有收穫,不同地方的人想法文化真的不同,差異大​,​交流時的衝擊才大,也有更多能學習的地方,希望以後有更多參與交流的機會。

生技領域,「人人」有責

人生百態,套在生技領域也是如此。

臺灣開始重視生技發展已有20年以上,至今仍是新政府主打的五加二產業之一,帶有全民的期待,但投資已久卻仍未見顯著的產值,到底臺灣的生技有沒有希望?在推動生技的人,無論來自政府、學研單位或是產業,用了什麼方式在努力?是累積的能量還不夠,努力錯了方向,還是已經存了看不見的能量而蓄勢待發?讓我們從不同人的角度來看看。

從領導人看趨勢

要能領導全國投入一個領域,莫非是政府的角色,而政府官員並非領域人士,當然會依照部門單位,尋求相關領域的專家。以生技領域來說,就是以科技部為主導,找生技領域的學者,規劃運用科技部經費的計畫申請及執行辦法,並協同經濟部進行產業推動、衛福部處理醫療相關事項、教育部培育人才,規劃大學系所增設等等。

臺灣要發展生技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好生技領域在21世紀產業成長的潛力,另一方面也是要讓臺灣的產業升級到知識與技術密集。因此在起步時,科技部聘任及請教的專家自然是學術界的生物科研究人員,他們最了解生物學科在國際上研究的最新進展,也是握有技術的人,能夠帶領全國鑽研最新技術、訓練技術良好的生科人才。早期推動下,臺灣訓練出大批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然而這些人才除了少數留在學研單位,許多人需要能夠進入產業。

西元2000年代,臺灣生科發展到中期階段,政府領導的方向便轉向輔導產業的形成,畢竟產業才是幫社會帶動經濟的,但是延攬成功的產業界人士進入政府部門服務談何容易?生技這個新興產業本來就還沒幾間公司,還要找到願意放棄本業、去當官可能得公開私人財務的企業家根本不可能,於是退而求其次,從國外挖角有豐富技轉經驗的學者,並以顧問的方式來廣聽生技企業家的意見,譬如延攬翁啟惠擔任中研院院長、成立行政院生物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均可說是這方面的實質表現。

而最近臺灣生技進入新的階段,選出流行病學教授陳建仁擔任副總統可見國家對生技的重視,新政府「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BIIP)」當中的「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BDB)」,順利找到有豐富產業經驗的方威凱擔綱共同主席、並請具有創業與投資經驗的瞿志豪擔任創新長,由業界人士進入政府領導產業發展,期許接下來會為臺灣帶來空前的執行力,能與產業及民間力量無縫結合,為臺臺灣生技帶出新的高潮。

國家的政策和發展方向必定隨領導人而改變,在早期發展時,生技領域多由學者推動,因此重心放在學術研究和大學教育上,即便到現在仍可見學界和業界間的鴻溝,而造成生技產業有所謂「死亡之谷」。在過去十年間,翁院長致力於早期新藥研發,臺灣生技在新藥研發這一塊便蓬勃發展,成立了數十家的新藥公司。目前BDB的新科領導人均有較深厚的醫材背景,可以預見臺灣生技的發展重點在未來幾年將轉向高階醫材方面。

高度專業的人才需求

過去20年,各大學吸引了大批優秀學子進入生命科學系,但是學生畢業後卻無法學以致用,臺灣的生技產業尚未成熟,無法吸收這麼多畢業生,大學教職名額也不多,生科系所的畢業生只得轉行或是出國。於是現在學生跟家長夢醒,生科系在大學系所排名一落千丈。

從生技產業的角度來看,反而感受到人才短缺,因為生技公司發展的過程中其實需要各種人才,譬如新藥產業除了要生科人才做研發之外,也需要藥學、化學、發酵工程、醫學、生物統計、商業等各方面人才,而醫材產業需要的工程師恐怕比生物學家還多。而且這些人才需經產業中的專業訓練,並不是在學校裡面會學到的,而是在學校訓練出的紮實基礎之上,從做中學習工作角色中專門的方法。臺灣生技產業之所以人才短缺,是因為這是個新興產業,過去沒有這樣的經驗,因此所有的人都是生技產業中的新手,並不是學校或業界任何一方沒有扮演好培育人才的角色。

那麼產業需要的人才都從哪裡來?企業領導人多半從海外大廠的主管職退下,或是國內傳統藥業開拓至新藥領域,他們多半在領域中有豐富的經驗與人脈來經營這間新創立的生技公司(以前沒有,所以都是新創)。基層的人才,在過去20年間大學增加的生科系所之下,培養了大批生科碩士,基礎研究與實驗能力都很紮實,雖然對產業較陌生,但可以被訓練,而企業中非研發部門的其他職位,則招攬相關科系畢業生,有時也訓練對其他職務有長才的生科畢業生。中高階主管就比較尷尬,在內部還沒有訓練出人才時,必須往外挖角,但臺灣產業不成熟、職場環境不佳,難以從國外挖角到有合適經驗的人,但畢竟生技產業已發展20年之久,雖然前兩波生技熱都泡沫化,仍然訓練出少數人才,在過去這段時間從基層做起,也累積了足夠經驗擔綱中高階主管。事實上,由於有經驗的人才較少,企業規模又不大的狀況下,生技業當中的專業人士通常身兼數個角色,在專業領域中培養成長的時間被壓縮,而展現個人特質的附屬角色則有機會大放異彩而變成主要職務,這現象使得年輕的生技從業人員快速得到升遷或是內部轉職的機會,但是也讓訓練出來的主管,相較於更成熟的國外產業,在專業上稍顯不成熟一點,企業在國際競爭上,就必須用其他方式來補足。

關於人才缺乏或斷層的問題,產官學都有意識到並做出努力。在民間,越來越多業界單位與大學推出各形式的教育訓練課程,將產業中實作所需的基本知識整理授課,而且不僅訓練自己內部員工,也開放給大眾促進整體產業的知識提升、訓練專業人才。政府也提出人才計畫,送博士出國交流,並延攬海外博士回臺服務,唯政府的人才培育計畫如果是開放給具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士,在國外學習所能激盪出的火花可能更大、更能帶入可執行的新想法回到臺灣的產業當中。當人才培育以及延攬計畫都設限在博士時,由於甫獲博士學位者多半欠缺產業經驗與概念,他們可以從海外經驗中得到面對尖端技術的想法,但是如果要幫助產業突破框架、更上一層樓,則擁有產業經驗者在國外學習時,才能有所對照、捕捉對臺灣產業有幫助的想法和創意。

在產業中的專業人員需兼具專才與通才的特性。傳統上臺灣不同學門之間分得很開,不同科系的教授互相不了解對方的領域,因而無法帶給學生宏觀的概念,資深的前輩只擁有自己的專業知識,而缺乏對其他領域的求知慾,因而不易溝通,難以吸取更高的視野與國際觀來帶給手下。然而生技產業是個複雜的行業,從新藥的早期研究,到開發與臨床試驗,直到銷售,以及所帶動的周邊產業如檢驗試劑等,各方面都是專門的學問,臺灣人普遍缺乏對這個產業鏈的概念,並且新創公司皆只能專注於其中一塊。年輕世代看見跨領域的重要性,急著什麼都想學,卻無法在一項領域中專精,殊不知團隊合作的時候,每個人要有各自專精的項目,再加上溝通能力,才能成為絕佳團隊,光是能夠溝通,卻沒一樣精也是不行的。相較於國外生技產業較成熟處,臺灣生技業各部門人才的經驗與訓練稍顯遜色,但對一般公司來說,國外人才是可遇不可求,並沒有延攬的管道,因此若非國外人才個人和臺灣企業有密切聯繫,目前並沒有管道讓國外的專業人士來臺灣發揮貢獻。總括來說,人才方面仍有待各界持續努力,不同學門、學業界、國內外之間的溝通接觸要更頻繁,才能讓人人找到自己的定位。

創業的推手—專業投資人

生技公司需要大筆資金投注於早期開發,通常初期是向天使投資人募款,或是尋求創投基金投資。天使投資人通常是拿自己的錢投資的有錢人,投資金額低於創投,但是可以更快速進行。臺灣的創投和天使有許多是從傳統產業或是電子業轉投資的,多半習慣用本益比來衡量投資案,遇到沒有收益的生技產業,只得仰賴親友中懂得生技的人幫忙評估技術面,並且很大一部份的決策是選擇投資在可以信任的經營者,這經營者或許因為和投資人熟識而取得信任,或者因為選題在跟電子業較相近的某些醫材、或是較能理解的健康食品,又或者他有過人的表達能力,讓投資人聽懂認同他的市場營運模式,因而成功說服天使來投資。

創投運作方式則與天使有所區隔,一般創投是和投資人募款之後,經由專業的投資團隊評估投資案,再做投資。專業的投資者看的是市場潛力、技術、以及團隊執行力,以生技創投來講,更會考慮一個投資案目前研發到那個階段,經過投資推展到下個階段的時候,這個案子能夠增值多少,一般來說早期投資風險高,但是增值的比例也較高,於是創投會根據自己的投資人所能承受的風險,來選擇要投資那個階段的案子,願意投資的階段選定之後,接下來要從技術面評估達到下階段里程碑的可能性,這仰賴著投資團隊對於生物技術本身的了解,才能從經營者所提供的結果當中,預測未來進入下個階段的機會。在這個篩選專案的過程中,學術界的研究者想要把不可能的化為可能,企業經營者希望快速從多個專案中篩掉大部分,而集中資源在做最可能成功的專案上,投資者則希望分散風險、在多個將會失敗的案子中,投中有成功賺大錢的那一個,讓那一個所賺的錢能彌補其他所有的虧損。

其實各種投資人,某方面來說投資的是一個夢想和希望,一場撼動人心的好演講,經常就這樣抓住了希望!

跟隨風潮的一般大眾

關於生技的投資,目前是人人有興趣,各個沒把握,大家跟著新聞起伏,卻不知如何解讀。臺灣的投資市場小,生技股沒幾家,能選擇的太少,又生技公司上興櫃時多半還沒有營收,真的不知道如何評估它的價值,於是一般大眾多半跟著少數名人一窩蜂投資,變相成為炒股。社會大眾熱衷於投資生技股,表現出對於這個產業是有所期待的,尤其反映在政府組織上,然而大眾對生技領域卻相當陌生,僅從媒體當中得到片面的印象。

過去臺灣的產業多以中小型製造或貿易企業為主,和生技產業的性質大不相同,注重的是成本控管和市場的拓展。然而新藥產業是個寡占的行業,一顆藥一旦通過核准上市,即享有可能高達10億美金的市場,但這顆藥必須通過大約10年的發展及臨床試驗才會上市,所花費的成本也在10億美金等級,因此,大部分的生技公司無法承擔耗資耗時的開發過程,而是專注於開發過程中的某一階段,能夠將產品推展到下一個階段,便創造了更高的價值。在這樣的產業鏈當中,能夠和上下游公司相結合才是關鍵,而公司或產品的價值無法用產品售價和成本來估算,反而很重要的一部份需仰賴對技術評估的眼光,才能判斷開發中產品是否達到某個階段,又是否有可能成功走到最後,因為進入早期臨床試驗的藥物當中,不到10%能夠走到最後產品上市,所以投資生技產業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與經驗。

由於金額數目大,又沒有客觀標轉,在專業不足的狀況下,這樣的投資對於國人是難以接受的,當自己投資時是盲目地跟投,而當別人投資賺錢時,以臺灣的社會氛圍,便讓人不免要質疑別人賺錢的正當性,見不得別人好,當自己投資失敗虧損時,雖然知道股市本來就有風險,但仍有許多人感覺受騙,要質疑政府是否防弊措施不夠完善。過去基亞及浩鼎這2件案子都是臨床開發階段走到較後期,加上其他理由成為生技股股王,卻因為臨床試驗失敗,造成股價大跌,即便按過去新藥研發的比例,本來就有一半機率可能失敗,但這情形卻引起社會大眾的情緒反應,甚或掀起是否有經理人犯法的議題,反映出投資人、經理人、及各相關人士之間在看待生技產業的各個面相時,彼此有許多誤解。經一事長一智,投資人發現生技並不那麼夢幻,經理人要學習更有效的與投資人溝通說明,政府要疏通其中法律不合理處、制定更符合時宜的規定。這2年除了臨床試驗失敗的例子之外,也開始有新藥上市的正面消息,例如智擎生技的胰臟癌新藥已經在臺美上市,在過去2年都有分配股利,讓民眾對於臺灣人也有能力研發出新藥得到幾分證實和多一點信心。

結語

生技領域不見得是你的專業領域,但是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不管是領導者、專業人士、投資人、政府、還是一般民眾,每個人都在這領域中扮演了一種角色,角色間的互動左右著領域的發展,因此,請你跨出舒適圈、去和不同角色的人交流,當投資人了解經理人經營公司的策略考量,便不會有無法承擔的風險,當經理人弄清楚政府的法規,便不會不小心越界觸法,當政府領導人了解產業需求,便能夠得到業界的配合,當大家都多付出一些心力,臺灣的生技便多一些希望!

本文刊載在<科技報導2017年8月號428期>